嗨,我是小清,点击上方“关注”,定期为你分享育儿干货。
以前听别人说:“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,不给孩子出去走走,很容易生病。”这说法确实有道理的。
小区里面有一个奶奶在家帮忙给自己的儿媳妇带孙子,孙子(乐乐)从出生开始,他的爸爸妈妈为了工作,所以不得不把孩子交给奶奶带。
奶奶在家附近有一个菜地,所以奶奶每次趁孙子(乐乐)睡熟了后,就出去菜地干活。孙子(乐乐)睡醒后,自己一个人在家乖乖地等待奶奶回来。

左右邻居都会很担心这个孩子睡醒了,会不会在家调皮爬窗户玩什么的。
奶奶长期这样,自己一边带娃,一边趁孩子睡熟就溜出去菜地干活。
孩子的性格变得孤独,身体的抵抗力也变得有点差,动不动就会容易生病。
长期呆在家里的孩子有什么危害呢?
- 性格变得孤独
一天都在家里,孩子手里要么拿着平板要么看着喜欢的动画片。大人和孩子聊天起来,就没有几句话,可能你问他一句话,他就会用:“嗯,啊,哦”地回答你。

长期这样自己看动画片的世界里面,性格就自然变得孤独,眼睛的视力也会变近视。
- 体质变得差,抵抗力自然也会弱
现在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,如果长期呆在家里就很容易影响身体的吸收,身体的吸收不好,就容易出现缺乏钙,那么抵抗力也会变弱了。
跑步跑到一半就会容易喘不到气来,所以适当出去晒太阳很有必要的,不但可以帮助自身吸收钙,还会增强抵抗力。
- 心理
有很多认为孩子出去多了就会容易对学习没有心思了,变得松散了,然后就会要求孩子周末休息整天都在家学习,读书,写字。

如果长期这样孩子的心理就很容易出现压力过大等一些心理疾病。适当出去玩一下,可以放松自己,也可以放松一下压抑的情绪。
记得以前有人说:“把孩子放回大自然,让孩子能够在大自然里面自由奔跑吧,别老是把孩子长期呆在家里”。
为什么这样说呢?
在很多年前,理查德·洛夫提出的"自然缺陷"的概念,也成为了心理学家讨论的话题,西方专家也将这个概念叫做"自然缺乏症"。

经过研究发现,在绿色自然环境中长大的儿童,患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要低55%,另一项研究也证实了,缺乏绿地和其他自然环境因素,会增加肥胖、癌症、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。
而"自然"杂志上也发表过这样一个研究,户外活动是近视的唯一强有力的预防措施,眼睛受阳光照射的时间越短,患近视的风险就越高。
- 交际
长期呆在家里的孩子的性格除了变得孤独,也会在社交方面变得内向,甚至会变得认生。见到陌生人就会出现害怕,不够大胆去认识,逐渐无法学习到如何与人交际的能力。
如果长期能够接触到外面的世界,也会见到形形色色的人。
孩子的性格除了变得开朗,胆量也自然而然也变得大了。也能够勇敢结交一些新朋友了。
最后想说:
多让孩子出去,接触多一些新鲜事物,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开朗,和别人交流也会更加自信大胆。
不管孩子在外面做什么大量运动也好,或许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,一起玩耍都可以让孩子增强交际能力的。
我是?小清,也是90后的三胎妈妈,现在一边学习育儿知识,一边分享育儿经验,每?篇?文章都是?用心?独创?,期待?你的?点赞?,转发?,评论,关注?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aihuo6.com/193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