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经常被这么问:
“为什么你说话这么干练?”
“你的提问怎么做到这么简洁有力的?”
“你的文字虽然没啥温度,但是逻辑很清晰,怎么做到的?”
想了很久,好像只能感谢那个浸泡了我十多年的金融圈了。
因为工作关系,接触了很多社会精英,发现他们有许多共同点。而高效、有效的沟通无疑是他们一直推崇的。

网图侵删
对于他们来说,如果想透过沟通接近“目标”,就要明确想要传达的“对象”、“信息”、“行动”,并将以上要素化为具体的语言,且要用“目标”听得懂的语言,保持话语的简练,适时加入一些“缓冲语句”(详见文末),这样就能持续性抛出对方想继续下去的话题了。
01 不要过度使用华丽辞藻
商务沟通的基本要领就是简洁。简短的沟通可降低对方的负担。
传递的信息内容也应该以“简短明确”为好,那些获得好感的邮件或书面资料几乎都是简单易懂的,尤其当沟通对象是高级经理人或实权人士时,最好别奢望他们愿意阅读长篇文章或信件。
在电子邮件里写“请多指教”这类客套话固然重要,但冗长的社交辞令或者重复的话题、说明,应该尽可能斟酌使用。如果是关系比较近的前辈或同事也可以试着跟对方确认“内容会不会太过繁琐”?以免造成对方的信息过载,还可以借机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表达结构。

网图侵删
搞投融资需要经常看大量的研报,但是商务沟通时不能照着几十页上百页的研报念。怎样用最少的字阐明观点是至关重要的。简洁清晰的表达可以减轻看的人和写的人的双重负担。
商务邮件不同于微信聊天,原则上必须输入主旨、收件人、问候语和署名。况且,唯有在双方足够熟的前提下,才会发送极短的邮件。为了避免被职位较高、关系不够亲近的对象视为没礼貌的人,可以在沟通中尽量使用“缓冲语句”(详见文末),以达到简洁又不失礼貌的效果。
02 控制每通电话的长度
平常可以设定每通电话约为5分钟,这样可以避免不小心占用对方太多时间,进而造成彼此的负担。甚至可以在通话开始的时候,说:“需要占用您5分钟的时间沟通一下这个事情。”这样,对方会更愿意认真听完你说的。若预计沟通时间超过30分钟,建议开启电话会议、视频会议模式。
这里要注意的是协调会议时间的时候,除了开始时间,也要设定结束时间。之前调研过很多跨国公司,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,会对时间的的感知而有所不同,预先设定具体的时间段,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压力,当然这样对于有时差的同事们也比较友好。

网图侵删
另外发现一个蛮有趣的现象,很多人只是对开始时间很严谨,对于遵守结束时间则不看重。所以对结束时间的限定,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参会人员的工作效率。
03 邮件内容不超过一个屏幕
电子邮件必须注意,表达的内容在对方容易消化的信息量范围内,长篇大论会造成收件人的负担。
试想,忙碌的时候收到一封长信,你会作何感想?冗长的对话可以用“待会有事”当借口打断,但是冗长的邮件呢?尤其是对方发现这封邮件还带有“已读”回执的时候,肾上腺素肯定会飙升。
比如:大家都想尽早知道“何时、何地集合”这类与“行动”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。如果写得太长,收件人会因为需要在海量的信息里抓取以上关键词,而产生压力。
电子邮件内容,应以无需拖拽页面、“不超过一个屏幕”为标准。
在职场上,简洁明快的表达相当受欢迎。商务沟通虽以“不遗漏、不赘述”为原则,但有些重要信息还是需要详细说明,否则会产生遗漏的风险,而这点就必须靠“标题”或“主旨”辅助。比如:写协商一些事情的邮件时,可以在标题上标明“协商时间确认”,文中标出“协商相关重要事项”等内容。

网图侵删
要想写出简洁有力的电子邮件,就必须思考“目的”,也就是希望通过沟通以何种手段、达成什么事情。
这里要注意的是,不要开门见山的就说出“目的”。好好分析自己的“目的”,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,运用对方能接受的信息量来表达。
原则上,每封邮件只传达一件事情,尽可能避免在单一邮件中塞进过量的信息,避免重要信息被稀释。
每个人对于一件事的定义虽然有差异,但若是和同一个收件人联系其他事情的话,最好另外再写一封邮件。
04 用练习掌握“份量恰当”的感觉
关于“表达份量”的标准,如果是一分钟能说完,对方应该愿意听完。一分钟其实足够交代一段完整的信息了。
一分钟内能说完的信息量,约二百五十字左右。不要想着练成“中国好舌头”的华少,我们要的是有效、高效沟通,而不是为了单位时间内尽可能说更多的话的炫技。250字是标准语速对应的字数。
这个可以采取书写和说话的方式练习,可以趁着等车或者是走路的时候,朝着经理办公室走去的时候,休息时间写写字的时候,任何空档时间,实现演练今天或者近期要“说出口”的事情,都能达到培养这种适度表达的感知能力。

网图侵删
缓冲语句
沟通要真诚,真诚是要说真话,但不是想到什么说什么、不经大脑的话。因为“真话”往往包含“意见”或“情绪”在内,直截了当的表达有可能会显得些许强硬甚至攻击性。尤其是在商务场合,说出“需要对方完成什么”或“做出改变”就更容易造成对方的负担。
对于地位较高或不太熟悉的对象最好还是加一层“糖衣炮弹”缓冲一下。
以下将日常能用到的缓冲语句进行了分类,供参考:
委托·疑问
如果方便的话/要是可以的话/可能的话/若是您觉得不麻烦的话
虽然明白这样的请求有点过分/虽然是个不太合理的请求
有时需要麻烦您/需要麻烦您帮忙/劳您费心了/可能得麻烦您
百忙之中打扰实在很不好意思/我也明白您的时间宝贵
如果时间允许的话/有空再处理就可以了/等您不忙的时候
下班时间打扰您真的很抱歉
每次都要麻烦您,真的很不好意思
有件事情希望您能帮忙确认一下
拒绝
很可惜
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
不好意思,没帮上忙
你能有这份心我就很开心了
虽然很幸运能有这样的机会
其实我也不愿意这么做
实在不好意思
反驳·解释
您的意思我很清楚
您的话很有道理
虽然这话不好由我来说
原本有意与您商量
我无法当场给你回复
催促·陈情
这么急着要您回复真的很抱歉
如果是我误会的话,请您多包涵
这个问题我想麻烦您回去后研究一下
我明白您有您的难处
希望以上的小技巧能在工作生活中帮到你。
关注我,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!
冷知识是一个系列,如果想看更多内容,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:弘与云
,这是公众号原文链接:冷知识:成功人士都在用的极简沟通小技巧,建议收藏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aihuo6.com/24744.html